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江理>>正文
《江西教育网》:这棵“梧桐树”有“磁力”
日期:2023年02月03日 13:09  点击次数:

全职引进高端人才50余人;6位院士领衔科研团队;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一批重大成果就地转化……这是江西理工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组建三年以来交出的短期成绩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江西理工大学在聚智用才上,构筑了一棵招才聚才的“梧桐树”,并与其赋能强劲“磁力场”。

育苗 大平台蓄势待发

2019年7月,江西理工大学的“梧桐树”盛开新芽。

该校瞄准与学校学科相关的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高水平团队,寻找与江西有渊源、有感情的顶尖人才,其目标只有一个——创办江西理工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

“国际创新研究院针对‘双碳’目标下能源、冶金、电子信息、生物材料等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颠覆性创新研究,致力推动我省能源革命和稀土、钨、铜、钢铁等产业绿色革命,建立江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工业体系。”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说,学校在招才引才过程中充分打好感情牌,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讲好江西优势和江西故事。

正是看中了江西的发展前景和学校的发展潜力,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赵宝军教授毅然全职加入江西理工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并担任研究院执行院长。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熊仕显博士,2018年辞去在澳大利亚的高薪岗位,来到研究院工作。“打动我的是学校把事业发展与地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选取关键重大技术,实施大课题大项目联合攻关,坚持项目融合用才的理念,感到科研前途非常光明。”熊仕显说。

据中组部博士团成员、江西理工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斌介绍,依托学校国际化平台优势和世界影响力,研究院已全职引进人员52名;兼聘兼薪、柔性引进院士6名、国家级人才5名、省部级人才8名。

开枝 “梧桐树”长势惊人

科研人员引进来了,如何做到唯才是举、人尽其才?

“近年来,学校牵头组建了稀土领域唯一的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等一批重要国家科研平台,筑牢了核心技术攻关大平台。”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温和瑞认为,搭建专业的研究平台,才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钟明龙是江西理工大学一名年轻的教师,也是一位执着的科技攻关者。为了我国铪新材料事业,他毫不犹豫放弃了经长期准备、申请获批的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资格,加入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担任研发部部长。他带领其团队长期扎根在企业研发、生产一线开展试验,指导并参与开发了系列铪锆钛稀土新材料、新产品,解决了我国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以及高端芯片等核心部件的难点材料问题,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一流的平台,吸引一流的人才。江西理工大学依托平台优势“引凤入巢”,现已形成了国家级领军人才领衔的高水平学科团队8个。

激活 赋能创新新“磁力”

2022年8月,世界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顺利竣工。项目负责人杨杰教授看在眼里,内心澎湃。

博士一毕业的他就回到了江西理工大学,问及原因,他坦率地说:“学校在项目资金、研究生招生、人才引进等方面给我提供了许多政策上的支持。‘红轨’项目的顺利推进对于发展永磁产业和红色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些成果都是学校科研团队长期科技攻关的结果。”

“红轨”项目是该校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据悉,该校先后与中科院、江西铜业、江西钨业等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30 多个市县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稀土、钨、铜、锂等特色领域形成了部分技术核心专利群。

办学之要,唯在得人。江西理工大学信守“人才强校”。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未来,该校要把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特色高水平办学之路上笃定前行。

http://jyt.jiangxi.gov.cn/art/2023/2/2/art_25536_4346719.html



上一条:《江西日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下一条:《新法制报》:江西理工大学开展消防和防暴模拟演练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